老庄道家的心理学思想

   老庄道家的心理学思想 老庄道家是整个中国哲学史上最玄的思想理论体系之一,强调“道”、“无”。老子认为,世界本源是“无”,所以在学习理论上,老子认为认识事物不必到客观现实中去,知识不是从实践中来的。老子认为:“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你越是深入到实际中去,获得的知识就越少。老子主张“塞其兑(耳目口鼻),闭其门”,认识万物的本源。老子认为万物和人都一样,要将一切“玄同”,即是去掉一切事物的特殊性,达到“一”,这样万物都为我所认识了。实际上,老子甚至否定知识的必要性,认为知识的增加,欲望也随之增加,有违求“道”,主张“绝圣弃智”,“绝学无忧”。庄子将老子的这种学习理论加以发展,在庄子看来,万物都是一样的,而之所以不同完全是人的主观认为的不同,他认为认识没有对错,完全没有是非标准,所以庄子完全否认认识的可能和必要。他在《养生主》中说:“吾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这即是说生命有限,而知识无限,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那是必然失败的。他主张根本取消认识,以求“道”。

    另外,庄子消极厌世,他的人生观可以用“逍遥游”来概括。庄子在《逍遥游》中幻想出各种神奇的事物,如大鹏,列子御风,来说明庄子向往不受束缚,自由自在地在宇宙中遨游。庄子认为,人之所以不自由,一是受外界物质条件地束缚,二是受自身肉体地束缚,即是庄子所说地“有待”、“有己”。庄子认为要达到真正地自由,要“无待”和“无己”。“无待”即是要摆脱一切外界条件地限制,“无己”即是要摆脱主观条件的束缚,就是对生不感到特别喜欢,对死不感到特别厌恶,自然而生,自然而死,一切听其自然,不计较个人得失。庄子认为要达到这种境界,其办法就是“坐忘”,就是彻底忘掉一切,“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不仅要忘掉外界的物质世界,而且要忘掉自己的肉体、感观、形体、知觉,与万物混为一体。这样才能做到“无待”、“无己”,达到真正的自由。

<<:  王绍璠:《庄子》心解,无用之用是为大用

>>:  《庄子》从古本到今本的演变

第七届庄严宗亲恳亲大会踩街活动三

垂祥会长和炎林宗长以及理事长建裕宗长走在第一排 走在前排的热心宗亲 宗亲迎宾队伍 泰国宗亲总会成员...

台湾庄严宗亲总会唁电

唁 電 敬致:馬來西亞雪隆莊嚴同宗會 並請轉致 故莊紹榮宗長遺眷親屬曰: 驚悉紹榮宗長與世長辭,深...

汉代的《庄子》研究(四)

班固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把《庄子》列在“道家”,在“道家”小序中说: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

严修 津門四書家 妙筆寫華章

“嚴修的字體既不學‘柳’也不學‘王’,是規規矩矩的‘文人字’,現在書法界稱他的書法特點為‘折卷派’...

华夏庄严宗亲网祝庄严宗亲端午节快乐

华夏庄严宗亲网祝海内外宗亲端午节快乐 一生中总有一些宗亲最珍惜,一年中总有一些曰子难忘记;从夏走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