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复与《天演论》



  严复出身于破落的地主家庭。由于祖父和父亲都因科举落第而弃政从医,他们把光宗耀祖的期望寄托在少年严复身上,为他延聘名师,悉心管教,使他打下了扎实的国学根基。14岁时,因父亲去世导致家境大衰,无法继续走科举入仕之路,遂以第一名成绩考入洋务派所办的福州船政学堂。1876年,他被派往英国学习海军。 





  严复强调因时而变,但并不赞同激烈的社会革命,甚至也不赞同康有为式大规模的制度变革。他认为当时的中国人还不具备实行民主政体的条件,主张从根本上着手,通过“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培育社会自新的机能。因而,尽管承担了资产阶级革命之启蒙者的历史重任,严复本人却一直置身于阶级和民族的群众性斗争之外。有人说严复晚年落伍了,变成了一个复古者。其实,改变了的只是世事,严复并没有变,或者说,严复心智的底色并没有变。严复的悲剧是所有孤独的思想者共同的宿命:他们能洞察真理的逻辑,却理解不了实践的辩证法,在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后,便被历史的回潮裹胁而去。 


<<:  严复晚年看梁启超:以笔搅乱社会的"罪魁"

>>:  通过斯密阅读严复

回忆祖父严范孙家居琐记

 严修,字范孙,是我的祖父。他生于逊清咸丰十年(1860),病故于民国十八年(1929),终年七十...

夜读《庄子》之帽子鞋子与驴子

 《庄子逍遥游》:宋人资章甫而适诸越。越人断发纹身无所用之。章甫,古时的一种礼帽。这个故事跟国外的...

晋江龙湖锦英庄氏祖祠重修落成暨付祧庆典筹委会机构一览

2009年秋 职 务 名 字 电 话 手 机 分 工 名誉主任 铭 普 85289538 1361...

一位旅居国外严氏宗亲所编谱志第十代国字辈

光绪年间第十代国字辈,严熤国年少时性情刚烈,好动而不好读书。严家自古就有尚武的传统,田头晒坝都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