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的《庄子》研究(三)

班嗣班嗣是两汉之交的学者,是班固的从伯父。班固在《汉书·叙传》中说到了班嗣的学术倾向,转载了班嗣写给桓谭的一封信,信中反映了班嗣对《庄子》思想的看法,这可看作班嗣《庄子》研究的一则提要。现将《叙传》有关文字摘录如下:嗣虽修儒学,然贵老严之术。桓生欲借其书,嗣报曰:“若夫严子者,绝圣弃智,修生保真,清虚澹泊,归之自然,独师友造化,而不为世俗所役者也。渔钓于一壑,则万物不干其志;栖迟于一丘,则天下不易其乐。不挂圣人之罔,不嗅骄君之饵,荡然肆志,谈者不得而名焉,故可贵也。今吾子已贯仁谊之羁绊,系名声之缰锁,伏周、孔之轨躅,驰颜、闵之极挚,既系挛于世教矣,何用大道为自眩耀?昔有学步于邯郸者,曾未得其仿佛,又复失其故步,遂匍匐而归耳!恐似此类,故不进。”嗣之行己持论如此。班嗣对庄子精神的把握是与司马迁在《庄子列传》中说“庄子散道德放论,要亦归之自然”,和《庄子·天下》中说庄子“万物毕罗,莫足以归”,“上与造物者游,而下与外死生、无终始者为友”相一致的。班嗣也有自己的特点,他强调了庄子与周、孔之异,要求严格划清界限。这是因为班嗣所处时代,独尊儒术的氛围浓烈,在这种氛围中《庄子》学者要保持自己的独立性,那就必须要严格遵守与周、孔的分界。班嗣强调的,是庄子的避世倾向。《淮南子》以“老庄”并称,宣告庄子接应老子,接应老子从实际政局中撤退出来;而班嗣的话,则标志这一撤离基本告成。所谓“基本告成”,是说从此以后,信奉老庄者,不以指导国政为主要方向了。但这并不是说从此信奉老庄者都绝对要脱离政治活动做隐士,而是说,他们在从政之外,有了更多的人生取向,而且,在多种取向中,主要的,不再是从政,而是归隐。这种取向的多样化,取向重点的转移,对于《庄子》影响领域的扩展,有促进作用。

 

<<:  汉代的《庄子》研究(四)

>>:  汉代的《庄子》研究(二)

从化市良口镇塘料村严氏宗亲通讯录

严湛标 宗亲代表 13902327988 严锦钊 村党支部书记 13926131803 严国辉 村...

桃源庄氏第八次族谱续修经历记忆

桃源庄氏第八次族谱续修,历经了风风雨雨,耗时五载终于完成,感谢广大宗亲的热情支持。在众人的不懈努力...

一代乒乓球王庄则栋书法展翰墨寄情

今年恰逢中美乒乓外交40周年。5月29日,由北京海内外体育界人士联谊会、第六届世界庄严宗亲总会承办...

庄一俊的思想性格及仕途传奇

庄一俊,字君斐,号八石山人,又号石山、八石,自号初仙、天台学道山人,晋江青阳庄氏十一世,庄氏四世祖...

鄂州市庄严宗亲联谊4月嵩山举行宗祠竣工开光庆典

鄂州市庄严宗亲联谊会信息发布 湖北省鄂州市鄂城区燕矶镇嵩山村严家畈荣三公宗祠重建工程于2010年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