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治之治是最好的治

  为什么庄子激烈反对通过正规的政府机器治天下,主张不治之治是最好的治? 他说:“闻在宥天下,不闻治天下也。在之也者,恐天下之淫其性也。宥之也者,恐天下之迁其德也。天下不淫其性,不迁其德,有治天下者哉?”(《庄子·在宥》)在,宥,就是听其自然,不加干涉。

  可是,像这样断长、续短的事,恰恰是“人”尽力而为的事。一切法律、道德、制度、政府的目的,都是立同禁异。那些尽力立同的人、动机也许是完全值得钦佩的。他们发现有些东西对他们有好处,就迫不及待,要别人也有这些东西。

  可是他们的好心好意,却只有把事情弄得更惨。《庄子》的《至乐》篇有个故事说:“昔者,海鸟止于鲁郊,鲁侯御而觞之于庙,奏九韶以为乐,具太牢以为膳。鸟乃眩视忧悲,不敢食一脔,不敢饮一杯,三日而死。此以己养养鸟也,非以乌养养鸟也。……鱼处水而生,人处水而死。彼必相与异,其好恶故异也。故先圣不一其能,不同其事。”鲁侯以他认为是最尊荣的方式款待海鸟,的确是好心好意。可是结果与他所期望的恰恰相反。政府和社会把法典强加于个人以同其事,也发生这样的情况。

  如果不是“在宥”天下,而是以法律、制度“治天下”,那就像是络马首,穿牛鼻。也像是把凫腿增长,把鹤腿截短。把自然自发的东西变成人为的东西,庄子称之为“以人灭天”(《庄子·秋水》)。它的结果只能是痛苦和不幸。

  庄子和老子都主张不治之治,但是所持的理由不同。老子强调他的总原理“反者道之动”。他的论证是,越是统治,越是得不到想得到的结果。庄子强调天与人的区别。他的论证是,越是以人灭天、越是痛苦和不幸。

  以上所说,仅只是庄子的求得相对幸福的方法。只需要顺乎人自身内在的自然本性,就得到这样的相对幸福。这是每个人能够做到的。庄子的政治、社会哲学,目的正在于为每个人求得这样的相对幸福。任何政治、社会哲学所希望做到的,充其量都不过如此吧。

<<:  庄子的影像

>>:  《庄子》内、外、杂篇划分标准

紹榮宗長追悼會 新聞發佈會

為了緬懷紹榮宗長的往生,馬來西亞雪隆莊嚴同宗會謹定於3月20日(星期日),上午10時,在本會所舉行...

两岸同宗·闽台一家:海峡百姓论坛台湾庄严宗亲代表赴湄洲湾对接交流

晚报讯(记者 严绍香)参加第三届海峡论坛子论坛·百姓论坛的台湾庄严宗亲代表一行34人,在台湾庄严宗...

庄兴发副教授

庄兴发先生1956年出生于马来西亚柔佛州麻县,祖籍福建永春。小学及中学毕业于国民型学校,然后在拉曼...

第七届世界庄严宗亲恳亲会交流QQ群:203339377

第七届世界庄严宗亲恳亲会网上交流群,欢迎收到邀请函的宗亲主动加入 QQ群:2033393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