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之治是最好的治

 为什么庄子激烈反对通过正规的政府机器治天下,主张不治之治是最好的治? 他说:“闻在宥天下,不闻治天下也。在之也者,恐天下之淫其性也。宥之也者,恐天下之迁其德也。天下不淫其性,不迁其德,有治天下者哉?”(《庄子·在宥》)在,宥,就是听其自然,不加干涉。

  可是,像这样断长、续短的事,恰恰是“人”尽力而为的事。一切法律、道德、制度、政府的目的,都是立同禁异。那些尽力立同的人、动机也许是完全值得钦佩的。他们发现有些东西对他们有好处,就迫不及待,要别人也有这些东西。

  可是他们的好心好意,却只有把事情弄得更惨。《庄子》的《至乐》篇有个故事说:“昔者,海鸟止于鲁郊,鲁侯御而觞之于庙,奏九韶以为乐,具太牢以为膳。鸟乃眩视忧悲,不敢食一脔,不敢饮一杯,三日而死。此以己养养鸟也,非以乌养养鸟也。……鱼处水而生,人处水而死。彼必相与异,其好恶故异也。故先圣不一其能,不同其事。”鲁侯以他认为是最尊荣的方式款待海鸟,的确是好心好意。可是结果与他所期望的恰恰相反。政府和社会把法典强加于个人以同其事,也发生这样的情况。


  如果不是“在宥”天下,而是以法律、制度“治天下”,那就像是络马首,穿牛鼻。也像是把凫腿增长,把鹤腿截短。把自然自发的东西变成人为的东西,庄子称之为“以人灭天”(《庄子·秋水》)。它的结果只能是痛苦和不幸。

  庄子和老子都主张不治之治,但是所持的理由不同。老子强调他的总原理“反者道之动”。他的论证是,越是统治,越是得不到想得到的结果。庄子强调天与人的区别。他的论证是,越是以人灭天、越是痛苦和不幸。

  以上所说,仅只是庄子的求得相对幸福的方法。只需要顺乎人自身内在的自然本性,就得到这样的相对幸福。这是每个人能够做到的。庄子的政治、社会哲学,目的正在于为每个人求得这样的相对幸福。任何政治、社会哲学所希望做到的,充其量都不过如此吧。

<<:  《庄子》从古本到今本的演变

>>:  庄子的知识论

广东省汕头潮阳区贵屿镇庄氏辈序及资料

广东省潮阳区贵屿镇玉窖、后望、新厝、泗美村庄氏源自福建泉洲晋江县桃源里,贵屿玉窑五世祖易之公是位博...

福建青阳下塔四房下厝二十世祖开基郡城南教场头谱系简介

青阳下塔四房下厝十九世祖传 十九世祖 敕赠宣德郎 讳可墙 又讳亦萧 字亦切 号若垣 可字行 系十八...

《东阳严氏世系简谱》辑要

《东阳严氏世系简谱》辑要 ——八当为·十不可·严氏青年守则 [浙江 严桂根 整理] 严济慈故里浙江...

龙岩电视台播出第三届龙岩长汀庄严宗亲会盛况

2010年9月4日晚20点15分、9月5日上午8点15分、晚上6点15分,三个时段龙岩电视台新闻综...

中华人民共和国庄姓高级领导人生平简介

庄公惠常委庄公惠(1937.2-——),上海市人。1957年9月毕业于天津大学化工系,大学本科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