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之治是最好的治

 为什么庄子激烈反对通过正规的政府机器治天下,主张不治之治是最好的治? 他说:“闻在宥天下,不闻治天下也。在之也者,恐天下之淫其性也。宥之也者,恐天下之迁其德也。天下不淫其性,不迁其德,有治天下者哉?”(《庄子·在宥》)在,宥,就是听其自然,不加干涉。

  可是,像这样断长、续短的事,恰恰是“人”尽力而为的事。一切法律、道德、制度、政府的目的,都是立同禁异。那些尽力立同的人、动机也许是完全值得钦佩的。他们发现有些东西对他们有好处,就迫不及待,要别人也有这些东西。

  可是他们的好心好意,却只有把事情弄得更惨。《庄子》的《至乐》篇有个故事说:“昔者,海鸟止于鲁郊,鲁侯御而觞之于庙,奏九韶以为乐,具太牢以为膳。鸟乃眩视忧悲,不敢食一脔,不敢饮一杯,三日而死。此以己养养鸟也,非以乌养养鸟也。……鱼处水而生,人处水而死。彼必相与异,其好恶故异也。故先圣不一其能,不同其事。”鲁侯以他认为是最尊荣的方式款待海鸟,的确是好心好意。可是结果与他所期望的恰恰相反。政府和社会把法典强加于个人以同其事,也发生这样的情况。


  如果不是“在宥”天下,而是以法律、制度“治天下”,那就像是络马首,穿牛鼻。也像是把凫腿增长,把鹤腿截短。把自然自发的东西变成人为的东西,庄子称之为“以人灭天”(《庄子·秋水》)。它的结果只能是痛苦和不幸。

  庄子和老子都主张不治之治,但是所持的理由不同。老子强调他的总原理“反者道之动”。他的论证是,越是统治,越是得不到想得到的结果。庄子强调天与人的区别。他的论证是,越是以人灭天、越是痛苦和不幸。

  以上所说,仅只是庄子的求得相对幸福的方法。只需要顺乎人自身内在的自然本性,就得到这样的相对幸福。这是每个人能够做到的。庄子的政治、社会哲学,目的正在于为每个人求得这样的相对幸福。任何政治、社会哲学所希望做到的,充其量都不过如此吧。

<<:  《庄子》从古本到今本的演变

>>:  庄子的知识论

第五届世界庄严宗亲恳亲大会筹委会邀请函暨活动一览表

第五届世界庄严宗亲恳亲大会筹委会邀请函暨活动一览表 香港庄严宗亲总会安排活动时间地点 一、2007...

玻璃艺术家谈玻璃艺术——专访庄小蔚

  6月18日上午,金地佘山天境会所大堂,在业内媒体,好友,低调客户们在共同瞩目下,主持人兼致辞人...

广东紫金鹧鸪塘世系严氏族谱第二篇鹧鸪塘世系始祖复德复荣公下载

http://zhuangyan.info/zupu/2.txt 可以通过以上网址查看和下载...

热烈祝贺台湾庄严宗亲总会第二届总会长、理、监事就职典礼

2011年9月3日上午9时,台湾庄严宗亲第二届庄严宗亲总会长暨理、监事就职典礼在新竹市隆重召开。来...

庄子哲学及其演变书评

刘笑敢<庄子>──书评 《庄子哲学及其演变》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一九八七年出版了北大哲学系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