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之治是最好的治

 为什么庄子激烈反对通过正规的政府机器治天下,主张不治之治是最好的治? 他说:“闻在宥天下,不闻治天下也。在之也者,恐天下之淫其性也。宥之也者,恐天下之迁其德也。天下不淫其性,不迁其德,有治天下者哉?”(《庄子·在宥》)在,宥,就是听其自然,不加干涉。

  可是,像这样断长、续短的事,恰恰是“人”尽力而为的事。一切法律、道德、制度、政府的目的,都是立同禁异。那些尽力立同的人、动机也许是完全值得钦佩的。他们发现有些东西对他们有好处,就迫不及待,要别人也有这些东西。

  可是他们的好心好意,却只有把事情弄得更惨。《庄子》的《至乐》篇有个故事说:“昔者,海鸟止于鲁郊,鲁侯御而觞之于庙,奏九韶以为乐,具太牢以为膳。鸟乃眩视忧悲,不敢食一脔,不敢饮一杯,三日而死。此以己养养鸟也,非以乌养养鸟也。……鱼处水而生,人处水而死。彼必相与异,其好恶故异也。故先圣不一其能,不同其事。”鲁侯以他认为是最尊荣的方式款待海鸟,的确是好心好意。可是结果与他所期望的恰恰相反。政府和社会把法典强加于个人以同其事,也发生这样的情况。


  如果不是“在宥”天下,而是以法律、制度“治天下”,那就像是络马首,穿牛鼻。也像是把凫腿增长,把鹤腿截短。把自然自发的东西变成人为的东西,庄子称之为“以人灭天”(《庄子·秋水》)。它的结果只能是痛苦和不幸。

  庄子和老子都主张不治之治,但是所持的理由不同。老子强调他的总原理“反者道之动”。他的论证是,越是统治,越是得不到想得到的结果。庄子强调天与人的区别。他的论证是,越是以人灭天、越是痛苦和不幸。

  以上所说,仅只是庄子的求得相对幸福的方法。只需要顺乎人自身内在的自然本性,就得到这样的相对幸福。这是每个人能够做到的。庄子的政治、社会哲学,目的正在于为每个人求得这样的相对幸福。任何政治、社会哲学所希望做到的,充其量都不过如此吧。

<<:  《庄子》从古本到今本的演变

>>:  庄子的知识论

第二届贵州省庄严宗亲会参会成员名单

第二届贵州省庄严宗亲会参会成员名单 严新明云贵川渝庄严宗亲总会会长 严世涛 云贵川渝庄严宗亲总会常...

南洋报业同仁凭吊庄绍荣

大马著名歌星庄学忠令尊庄绍荣老先生逝世,南洋报业集团高层代表今日到丧府凭吊,并向家属慰问及致意。代...

庄子文化节《庄子之歌--鼓盆而歌》现场视频独家播放

由于视频要加载,所以一开始看到空白的页面,这时候请等待一下(根据网速不同等待的时间不同) 如果以上...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严克明

严克明研究员。男,1936年7月出生,江苏泰兴人。1956年毕业于南京地质学校。后毕业于北京地质学...

美国哈佛大学访问学者严耕望

(1916~  )  中国历史学家。号归田。安徽桐城人。以研究中国中古史、地方行政制度及历史地理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