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世学身背巨债托起明天太阳

严世学身背巨债托起明天太阳

43岁的严世学瘦弱的目驱扛着三件事:教书、种药材、打工。   

  11月11日,记者深入开县满月乡甘泉村对严世学进行了采访。   

17岁的他成为甘泉村推—一名初师   

  11月的天气,对于海拔达1600多米的开县满月乡甘泉村来说已是隆冬时节。甘泉村坐落在大巴山南麓的高山峡谷之中,与城口县接壤。700多村民出山的惟一通道是一个狭窄的垭口,从甘泉村到满月乡有30多公里,材民们往返需要一天时间。因为交通闭塞,导致甘泉村民与“甘泉”二字有着极不相称的生活:贫穷。   

  1976年,17岁的严世学初中毕业后,成为甘泉村最有文化的人。那时的严世学有很多想法,因为甘泉村几百村民都过着食不裹腹的日子,他想去闯一间外面的世界。但是,在甘泉村这个几乎与世隔绝的地方,因为太穷,因为离乡中心校太远,村民们只好选择不让孩子读书。这年8月,村支书找到严世学,用哀求的口气对他说:看在孩子们的情上,你就留下来教孩子们从几个字吧!   

  就这样,严世学成为了甘泉村准—一名老师!   

看着瑟瑟发抖的学生他伤心地哭了   

  村里提供的校舍是一间破烂不堪的小瓦房,该房屋已说不清有多少年了,饱受风霜雪雨的侵袭后,已成了睛不避日雨不挡漏的危房。许多次,严世学手捧报告想找乡里要点钱来维修一下校舍,但每次均在乡政府简陋的院子里转上几圈后又回到村校,因为乡里也穷。1985年秋天,严世学咬着牙,将自己好不容易攒下的300元钱拿出来对教室进行了整修。

  1998年6月的一个下午,暴雨夹着冰雹袭击着这个贫困的山村。当时严世学正在给学生上课,突然听到木头断裂的“噼啪”声。抬头一望,教室里的一根横梁已断成两截。一截掉下来不偏不倚正砸在讲桌上,把讲桌砸得稀烂。樱桃大小的冰雹和着瓦片砸在课桌上“啪啪”直响。学生们吓得惊慌失措,严世学慌忙将他们转移到自己家中。   

  看着在暴雨中摇摇欲坠的教室,以及围在自己身边瑟瑟发抖的学生,严世学伤心地哭了。   

为了一个梦想他立志举债建校   

  严世学告诉记者那天天晚上,他是在几碗苞谷酒的麻醉中睡去的。当初他并不准备在山旮旯里当一辈子老师,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渐渐喜欢上了这份工作。教室垮后,几名家长牵着孩子的手问他,严老师,娃儿们失学了该怎么办?看着孩子们渴求的眼神,他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在昏暗的灯光下,他一杯又一惊地喝着苞谷酒,一遍又一遍地写着3个复式班43名学生的名字。   

  1998年8月28日,严世学卖掉了家中的3头肥猪和2000公斤玉米、3000公斤洋芋等值钱东西,筹措到8000元建房资金,请来施工队伍,学校建设正式动工。严世学说,动工那天,来了很多领导,他们对严世学的决心和行动给予了高度评价,但是却没有给严世学建校的事—点承诺。严世学想,先将学校修起再说。   

  于是,严世学一边给学生上课,一边利用休息时间四处采购建筑材料,但是没有钱,施工只得修修停停。刚开始,严世学只能将家中的东西变卖后买材料。但严世学家里的东西无异杯水车薪。这时,严世学已渐渐成为“名人”,不为别的,只因他不停地四处借钱。他跑遍了满月乡9个村、300余户人家,东家借100元,西家借200元。两个学生作业本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借条。严世学说,每一次在本子上写下一张借据,就像是在自己背上的“债山”上再添上了一筐土一样沉重。   

借钱途中多少辛酸多少泪   

  9月下旬,学校再次因缺钱而停工,在冥思苦想无数遍到哪里去借钱后,他终于想到100多公里外的一个远房弟弟,但从甘泉村到城口县葛城镇需翻几座大山。当天下午,严世学便拿着手电筒踏上了借款之路。在翻越了一座大山之后天便黑了。借着电筒微弱的光,他摸着黄泥巴山路,一步一步往前挪,就在快要下山时,他突然一脚踩空滚了下去……   

  大约过了半个小时,严世学终于醒了过来,他感到脸上火辣辣地疼,脚像摔断了似的疼痛,手里的电筒不见了,两只脚上的鞋子也不知去向。严世学的脑子里一片空白,他忍不住大哭起来。   

  哭归哭,但钱还是要去借,学校还得要修。当天深夜12点,当他敲开远房弟弟严世杰的家门时,看着严世学狼狈不堪的样子,严世杰以为其家中出了什么大事。在问明情况后,严世杰心疼地说:‘要借钱白天来就行了,干嘛这么拼命!如果将命搭进去了,值不值。”埋怨归埋怨,但弟弟还是四处给他借了两万多元钱。

  

<<:  中国证券主持人严晓宁

>>:  严望佳:网络安全业的守护女神

紫金县赴福建省永定县拜祖访亲团成员

1.严雪青 紫金县庄严宗亲理事会 会 长 鹧鸪塘庄严宗亲理事会 会 长 紫金县外事侨务局 局 长 ...

永定庄严宗亲会松坤宗长提议成立宗亲网发展基金

在参加了永定龙潭宗亲联谊会之后,松坤会长提出了建立宗亲网发展基金的提议,要把宗亲网做好需要大家的共...

庄子的"非常道"

上海有一家著名期刊叫《故事大王》,那是一份很畅销的少儿读物,这很容易让我想起庄子。他老人家堪称是古...

治之治是最好的治

 为什么庄子激烈反对通过正规的政府机器治天下,主张不治之治是最好的治? 他说:“闻在宥天下,不闻治...

「泉州姓氏堂号」庄姓源流

庄姓来源于芈姓和子姓。《名贤氏族言行类稿》中有这样记载:“楚庄王后,以谥为姓。”楚庄王即春秋时楚国...